隨著空氣質量參數的輕微調整,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空氣質量預警模擬系統的顯示屏上,隱匿在霧霾中的鄭州地標建筑國際會展中心終于露出真容。據值班人員介紹,這是通過采集會展中心周邊的空氣質量數據,在后臺建模分析后形成的3D效果圖,主要應用于重污染天氣預警和作為管控措施制定的參考。
河南是中國農產品主產區和礦產資源大省,礦業產值連續多年位于全國前5位,裝備制造已達萬億規模。由于產業結構偏重,大氣污染防治難度較大,個別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落后,但這一情況正隨著當地持續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改變。在監控大屏上,記者看到省內地圖上每個市縣都標示著一個數字,代表當地重點監控企業的數量。值班人員隨機選擇一個地市,點開一家發電廠的排放監控系統,每個廢氣排放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排放情況一目了然。“任何一家企業的每一項排放超標或數據異常,系統都會發出警報。我們將立即調取監控查看排放設施周邊情況,詢問企業負責人或者直接派員到現場檢查問題所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周峰說。
高效精準的環境治理調度得益于近年來河南大力推進監控網絡的布局和信息技術應用。據介紹,當前河南2179家涉氣企業3390個廢氣排污口已建成自動監控設施并聯網,基本實現污染源的監控全覆蓋,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可對重點企業排放情況全面監控。“以前沒有這些在線設備,我們只能一家一家派人去查驗,效率低且不精準,人一走可能環保設施就關了。”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監控中心總工程師郭新望說,現在具備條件的企業必須安裝在線監控設施,不僅提升了監控效率,也壓縮了企業違法排污的空間,讓精準治理有據可依。為應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影響、避免大氣治理“一刀切”,河南省決定,從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對鋼鐵、焦化、鑄造、建材等行業實施差異化錯峰生產,按照不***排放濃度、排放總量等指標,實行差別化管控,工藝技術先進、實現超低排放的企業豁免錯峰生產。在線監測是落實這一措施的關鍵。
除了企業排放監控系統,河南正在加密空氣質量監控和信息采集網絡,目前已建成國控空氣質量自動站75個,省控自動站262個,鄉鎮自動站787個,大氣綜合觀測站17個。監控站采集的數據成為空氣質量預警和治理措施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各個站點采集的數據源源不斷傳回后臺自動分析,衛星對指定區域遙感監測,‘點面結合’,可以較為準確地研判空氣質量趨勢分布,應對重污染天氣更有針對性。”郭新望說。為保證數據真實可靠,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加快監測事權上收,打擊數據造假。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已發現有20余家企業存在數據造假嫌疑,主要責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監督信息化提升了環保部門污染治理能力,也正引導企業有效減排。來自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3日,河南安裝在線監控設備且數據可比的705家大型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85萬噸,比2017年全年下降22.3%,氮氧化物下降14.8%,煙塵下降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