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程安排,2018年5月30日至7月7日,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云南等10個省(區)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并同步安排相關領域環境保護專項督察。據生態環境部數據,督察組受理的37640件群眾生態環境問題舉報已基本辦結,共責令整改28407家,立案處罰7375家,罰款7.1億元;立案偵查543件,行政和刑事拘留610人;約談3695人,問責6219人。推動解決了3萬多件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在此次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中,一些地方整改中敷衍問題、做表面文章的現象被督察組曝光。
在云南,督察組發現曲靖市對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重視不夠,即使在國家及云南省有關部門專門督辦后,也未引起足夠重視。市政府將云南羅平鋅電股份有限公司重金屬污染整改任務簡單安排給縣政府承擔,當起“甩手掌柜”。
而在該省羅平縣,當地政府對企業危險廢物底數不清、監管不力。截至今年6月,2016年督察指出的近10萬噸鉛渣危險廢物尚未處置,而另一場地又堆存約10萬噸含鉛、鋅、鎘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鈣渣,問題更為嚴重。
此外,督察組在寧夏發現,銀川市應于2017年底完成“東熱西送”項目,但市委、市政府推進不力,直至2017年10月才啟動施工;應于2017年底前淘汰的6臺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2018年4月才開始拆除,特別是賀蘭縣大量瞞報鍋爐數量,直接影響全區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的完成;應于2017年底前建成的大型全封閉配煤中心至督察時尚未建設。
“汝陽縣水務監管部門為應付督察,臨時編造行政處罰案卷和日常巡查記錄,情節十分惡劣。”
這是督察組對河南進行“回頭看”時發現的情況。據督察組通報,被舉報的汝陽縣華氏砂石有限公司采砂證已于2017年12月到期,制砂項目未經環保審批。現場檢查時企業雖未生產,但現場砂石成品堆砌,運輸車轍清晰,有近期生產跡象。
督察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汝陽縣水利局管理混亂,相關人員業務生疏,對屬地河道存在的違法采砂問題和生態破壞情況視而不見。為了掩飾失職,不惜臨時編造行政處罰案卷和日常巡查記錄。
此外,在廣東清遠,該市為完成海仔大排坑黑臭整治任務,以便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測評,在既沒有截污也沒有清淤的情況下,臨時調水稀釋,便上報治污工程已完成,并聲稱取得了“清澈見底、魚類成群”的整治成效。推進整改時遇到阻力就畏縮不前、遇到問題就繞著走……在此番“回頭看”中,不擔當、不碰硬也是督察組發現的一大通病。督察組向廣東省進行反饋時提到,該省在打擊固體廢物污染犯罪方面不擔當、不碰硬的問題尤為突出。
例如,廣州海滔公司傾倒污泥案于2018年4月案發后,相關部門前期工作力度不夠,直至“回頭看”期間、廣州市公安機關全面介入調查后才水落石出:海滔公司非法牟利,涉嫌污染環境、合同詐騙、串通投標等犯罪行為,涉案金額超過億元。
此外,督察組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發現,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實施的大唐托電熱源入呼工程至督察時尚未啟動,全市大量供熱企業均不同程度存在超標排放問題,部分燃煤小鍋爐未按要求淘汰到位即擅自銷號。2017年,全市空氣質量指數繼續不降反升,優良天數同比減少28天。
“呼和浩特市黨委、政府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抓得不緊、工作不力,遇到困難就停下。”督察組如此評價。
記者梳理發現,在此次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的反饋過程中,“自然保護區”也成為關鍵詞。部分自然保護區“管而不嚴”、生態破壞問題依然突出。
在云南,督察組發現,全省65個自然保護區中仍有142處違法違規設施或建筑沒有完成整改。現行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尚未修訂,其中自然保護區調整權限等部分條款與上位法相沖突。
督察組舉例稱,2010年以來,楚雄州政府先后8次違規調減三峰山、恐龍河等5個州級自然保護區范圍,為開發建設風電場、公路、水庫等建設項目讓路,縮減保護區面積達591公頃,至今未得到整改。
此外,督察組在江西發現,鄱陽湖長江江豚、銀魚產卵場、鯉鯽魚產卵場等省級自然保護區設立以來,環鄱陽湖有關區縣漁政部門長期違規發放捕撈證,放任保護區內違法捕撈。
而在江蘇,督察組指出,鎮江市長期忽視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不但不按要求清理違規項目,反而頂風而上,督察整改期間又違法侵占保護區1400畝。
在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后,(鎮江市)不但未按照整改要求清理保護區違法違規項目,反而繼續加大開發力度,導致保護區內江灘濕地被嚴重破壞。”督察組稱。
河南山水環保材料有限公司
手機:15838066122
電話:0371-64388198
聯系人:韓經理
E-mail:15838066122@163.com
地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