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區早年以“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3大支柱產業聞名。進入新時代,當地人挑起了生態涵養區建設的重擔,把昔日山體裸露、水土流失嚴重的廢棄礦山,變成被30余種植被覆蓋的綠地,為首都筑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京西層巒疊嶂,礦產資源豐富,曾為首都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如今,退出傳統采掘業的北京市門頭溝區,把昔日山體裸露、水土流失嚴重的廢棄礦山,變成被30余種植被覆蓋的綠地,為首都筑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門頭溝區一處廢棄的采石場中,幾個頭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忙碌著。他們將含有植物種子的混合泥噴到裸露的巖壁上。不遠處的椰絲毯下綠意盈盈,剛播種一個月的草籽已經長成5厘米高的小草,把光禿禿的巖壁變成綠地。
這里是2007年關閉的麥子峪采石場。它所在的門頭溝區曾是北京排名第二的礦業大區。“廢棄這座采石場,不是因為資源枯竭,而是因為與門頭溝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不相適應。”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門頭溝分局地質礦產科科長白鶴橋告訴記者,這座隸屬龍泉鎮龍泉務村的礦山距109國道僅300米。
多年的露天開采不僅遺留了大量崩塌、不穩定邊坡等地質環境問題,也嚴重破壞了地表植被,形成大面積的裸露巖壁。此前,已經在礦區內進行了恢復治理,如今,復綠工程只剩下了懸崖峭壁上的“硬骨頭”。2018年門頭溝區投資3900萬元,實施包括該項目在內的3個清潔空氣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
“我們要做的,是修復廢棄礦山生態,先清理危巖、整治坡面,在低矮平緩處種喬木,讓陡峭巖壁長出灌木和草。”白鶴橋說,麥子峪采石場項目,投入預算1107萬元,要在危巖清理與坡面整治后,通過覆土綠化、植生格室綠化及高次團粒噴播綠化完成近9萬平方米裸露巖壁的治理。
讓長期裸露的巖壁復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場監理栗晨曦告訴記者,他們采用掛網噴附工藝,把特定的水泥、營養土和綠植種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植被混凝土”,經過加壓噴播到巖壁上。然后利用滴灌、噴灌設施澆水,讓綠植種子破土而出,形成植被,達到保持水土、減少揚塵、改善空氣質量的目的。
門頭溝所處的京西,群山逶迤,少有平地。門頭溝區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98.5%面積屬于山區,淺山區只有150平方公里。
北京市門頭溝區,早年以“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3大支柱產業聞名。從遼代開始,就是重要的煤炭供應地,為北京城的發展奉獻了“一盆火”。上世紀60年代初,北京99%的煤炭供給來自門頭溝;2007年之前,北京煤炭年均消費總量的60%來自這里。而作為京西的百年老礦區,這里也有采掘業通病——常年塵土飛揚。
進入新時代,當地人又挑起了生態涵養區建設的重擔,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勾畫“一片綠”的未來。1998年起,關閉區屬全部270多家鄉鎮煤礦、500多家非煤礦山和砂石廠。按計劃,京煤集團在門頭溝區的*后一個煤礦將于2020年關停,屆時門頭溝將徹底告別上千年采煤史。
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賦予了門頭溝區3大功能,即:首都西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京西特色歷史文化旅游休閑區。
“針對長期礦山開采造成的生態破壞,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加強*定河水源保護,建設濕地生態系統,恢復高山植被,已完成廢棄礦山修復13平方公里。”門頭溝區區長付兆庚說,2011年至2015年,全區完成46個廢棄礦山修復治理項目,累計投入2.1億元。
而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復綠,*大的難度就是裸露巖壁治理。為探索裸露巖壁治理的*佳方案,北京市規劃國土委門頭溝分局對龍泉鎮麥子峪、妙峰山鎮水峪嘴等廢棄礦山進行試點治理。
作為北京**的“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區,門頭溝開發總用地規模在“十三五”時期末將控制在70平方公里范圍以內,全區總面積81%的區域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區內“十三五”時期擬規劃實施生態修復工程342處,共計14.81平方公里,初步估算需投資82億多元。
修復采掘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痕跡,不僅需要投入,更需要好的技術。門頭溝區科委主任李世春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13家科研機構分別開展了“門頭溝生態修復總體規劃”以及采煤、采砂、采石廢棄地,道路邊坡,河道濕地調查等5個類型的分規劃研究。
“淺山區是首都的**道生態屏障。”門頭溝區委書記張力兵表示,門頭溝區將高標準編制分區規劃,嚴控建設規模,審慎研究淺山區特色小鎮建設方案,對鎮域規劃未完成、產業規劃不明確和拆遷未啟動的項目暫緩建設。“我們將把落實區域功能定位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保持住定力,守得住綠色,守好首都西部生態屏障。”
河南山水環保材料有限公司
手機:15838066122
電話:0371-64388198
聯系人:韓經理
E-mail:15838066122@163.com
地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椿路